2007年6月15日星期五

從謝清海談起...(新版)

從謝清海談起...(新版).
作者:蕭偉基(自由撰稿人,金融工作者)  
香港王牌基金經理謝清海於二十多年前隻身從馬來西亞來到香港,為的是尋求更美好的將來。今天,可以說他的目標已達成。一些人也許不知道,謝清海只有中學學歷,從他的公司網站中也可發現,他並沒有CFA等專業資格(而他底下的人員都有專業資格或至少大學學歷),但這並無損他的投資眼光及管理水平,以至成為亞洲最成功基金經理之一。  

這情況令我好奇的假設,如果與當年同樣背景的謝清海是今天(九十年代後)才來香港,他很可能連找一份工作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香港政府應該不會發工作簽證給他(據我所知,香港政府近年對外籍人士申請工作准證的審批已收緊許多,尤其是讀文科的工作)。就是當年的寬鬆,才造就了今天的謝清海。  同樣的,香港當今的許多富商巨賈,是早年從大陸偷渡來港,最後憑努力或運氣而發跡的(當然潦倒窮困的也不少)。  

難怪有人說,香港是一個淘金地。但今天已沒有這隻歌仔唱。  

因此可以發現,弔詭的情況已出現。現今這個講求物流、人流、資金流無障礙的全球化時代,其實許多地方都已對人流(移民)作出非常嚴格的限制,與往日的自由不可同日而語。從歷史文獻中可以發現,早年(六十年代之前)許多華僑(包括文化人)都在南洋各地奔走討生活(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各地仍是殖民地,政府鼓勵各地人民來開墾,所以對移民的限制小);現今卻只有商人或專業人士才能如此瀟灑來去(有些國家也未必可以,通常他們是以保障本地居民工作或利益為理由)。  

所以,雖然今天由於科技的發達,人們出國已簡單許多,不是什麼大事,但也許就是因為如此,各國/地政府深怕外國人太多會「霸佔」自己的國家,所以對外人的居留作出嚴格的限制。近十年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大批非法移民也加深了許多國家的恐懼(值得一提的是,「非法移民」一詞也是近代才出現的名詞)。不過,講求人權的美、法、英等歐美國家,至今仍成為移民(包括非法移民)的天堂。美國等多個西方國家上月舉行「無移民日」,移民要突顯他們對所居國的價值及貢獻,即讓人反思這全球化現象的意義。其實,這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是移民國家,世界本就是移徙的國度,奈何在不同的時代,卻有了先來後到之別,令人噓唏。  

加強對移民的限制,使移民難度升高,符合法治卻有違自由,或許是所謂「現代化」的現象,但中國及許多國家至今仍有不少人民願離鄉背井到異地打拼謀生,是否也顯示了某種程度的悲哀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