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奇瑞”和“吉利”——中國民族汽車產業之星能否成為21世紀的本田?(四)

政策導致的市場空白   
奇瑞和吉利這兩個“叛逆”為什麼能夠得到中央政府的許可呢?2001~2002年,中國的汽車產業實際上存在著巨大的動蕩。中央政府以1994年的產業政策為基礎,提出了在第9個五年計劃九五期間(1996~2000年)中,使乘用車轎車產量達到130萬輛的宏偉目標,但在計劃九五的最後一年——2000年,實際產量卻還不到目標的一半,僅有60萬輛。   

2001年末,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進口車關稅開始分階段下調,中央政府承諾在5年後將關稅稅率降至25%。在這種情況下,關於“產業政策沒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批評增加,“如果就這樣開放市場的話就會被進口車席捲”的危機感也越來越強,中央政府需要新的對策。   

2002年6月,一汽並購了已與豐田合資的天津汽車。同年九月,東風汽車與日產達成了合作協議,決定將東風的主打業務——卡車業務轉交合資公司經營。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類似的大規模重組相繼展開。   

奇瑞與吉利獲得生產許可,可以看作是當時政策轉換的一個部分。因為原因是,在對產業政策的批評當中,有很多看法認為“嚴格的準入制度降低了汽車產業的活力”。   

話雖如此,這時的中央政府對奇瑞和吉利極為冷淡。對奇瑞,中央政府命其向上海汽車免費轉讓20%的所有權,用以換取生產許可。這樣通過將奇瑞納入上汽集團旗下,就可以不算作新企業,在形式上與準入政策一致,維護了中央政府的臉面。對於民企吉利,則採取了不要求你什麼,也不給你任何支援的立場。相比在工廠用地補助、國有銀行融資方面享受優惠政策的國有企業,吉利的處境明顯不利。   

但奇瑞和吉利非常幸運。以2002年為起點後出現的私家車熱潮,使乘用車轎車的需求出現了爆炸式增長。   

按照中國的汽車產業政策,外資企業在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時不能持股過半,而且必須將最新技術引進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合資公司本地化生產的汽車必須相當於本國的最新款式,否則不予認可。因此,外資企業最初只能進口主要部件,這無疑增加了汽車的成本。這一時期上市的廣州本田的“雅閣”、上海通用的“別克君威”、一汽大眾的“奧迪A6”等都是25萬元以上的高級高檔車。   

但是,對懷有私家車夢想的大多數老百姓消費者來說,外資企業的高級車高不可攀。除部分富豪外,人們消費者追求的並不是最新技術,而是能夠在自己的消費範圍內買得起的汽車。但是受產業政策的影響,在進入汽車普及時代前夜的中國市場上,當時幾乎沒有符合這一需求的汽車很少。   

總而言之,是政策與現實的差距導致了空白的產生。這時,如同彗星一樣橫空出世的便是奇瑞和吉利。在既沒有外資企業也沒有其他中國企業競爭的情況下,兩家的汽車自然成為了消費者矚目的焦點。2003年,奇瑞依靠小型車“QQ”的走紅,銷量超過9萬輛,以第9名的成績首次擠進企業銷量前十。吉利的銷量也超過了7萬輛。二者兩家的飛躍有目共睹。   從此之後,一直將奇瑞和吉利看作逆子的中央政府,在態度轉變上出現了巨大轉機。

不知不覺中叛逆變英雄   
事情的起因是2003年3月胡錦濤、溫家寶等新一代領導班子的上臺。新領導班子基本延續江澤民、朱鎔基的路線,並逐漸顯現新政府的特色。提高中國自主技術開發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的國家戰略就是特色之一。其關鍵詞就是“自主創新”和“走出去”。前者是指培養獨立的技術開發能力,後者是指要讓中國企業“打入”全球市場。   

吉利和奇瑞無疑是對新方針的最佳宣傳。   
2004年春,一份名為《發展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汽車工業的政策選擇》的報告引起了中國汽車產行業的關注。這份報告是北京大學路風教授對中國科技部的委託研究項目的總結,其中指出,“長期受國家保護的大型國有企業在與外資的合資中不可自拔,喪失了自主開發能力”,對此前的產業政策做出了猛烈的批評,對崛起的“叛逆”——奇瑞、吉利等民族汽車企業則給予了高度地讚揚。   

不久中央政府的主要領導便開始“視察奇瑞”。2004年11月,前往蕪湖視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發表了“要象愛護國寶大熊貓一樣愛護奇瑞”的講話。負責對內外貿易的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國家總理溫家寶也分別於2005年6月和8月視察了奇瑞。   

民企吉利最初並沒有得到與國企奇瑞同樣的關注。但在進入2006年後,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于4月視察了台州。在去年11月吉利與生產“倫敦計程車”的英國公司合併時,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還出席了在倫敦舉辦的簽約儀式。   

對中國企業來說,領導人的舉動其含義不言而喻。在不知不覺間,曾經被中央政府的產業政策當成叛逆的二者兩家已被奉為引領國家戰略的“英雄”。   

說起這兩家公司,創業者對汽車製造的熱情及其在中國市場的飛躍著實令人敬佩。然而正如上文所述,兩家在中國的成功並不是單靠自身努力實現的,更多的是中央政府的計劃經濟、保護性產業政策的矛盾給兩家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機會。   

這種中國獨有的市場環境在發達國家當然不存在。而且,無論是什麼企業,在持續的過度經營之後,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肩負國家厚望的奇瑞和吉利能否經受住壓力的考驗呢?(

沒有留言: